3月7日,自治区党委常委、自治区人民政府常务副主席、自治区森林草原防灭火指挥部指挥长赵永清,自治区人民政府副主席、自治区森林草原防灭火指挥部常务副指挥长刘可为赴宁夏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检查指导春季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和保护区外围采砂矿坑生态修复治理工作。银川市人民政府、自然资源厅、应急管理厅、林业和草原局、西夏区人民政府主要负责同志和宁夏消防救援总队负责同志陪同检查。
赵永清、刘可为一行先后到宁夏贺兰山管理局森林防火预警指挥中心、马莲口管理站,实地察看森林草原防火视频监控系统建设、站点防火物资储备、防火分队防灭火训练等情况,详细听取了宁夏贺兰山管理局春季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有关情况汇报。
刘可为指出:一是严格管控火源和进山人员。清明节临近,森林草原防火进入到关键时期,要管得住火源,看得见进山人员,措施要周密,采取收缴火源、设点检查等方法,管住火、管住人、管住机动车辆。二是落实网格化布控。特别是公墓、散坟等重点区域,要加密防控人员配置,责任到人,做到科学、细化布控。要深刻汲取森林火灾教训,加强扑火队伍建设,厘清工作责任,强化技能培训,做到常抓不懈。
赵永清充分肯定了宁夏贺兰山管理局连续71年无较大森林火灾发生的成绩和管理局信息化、技术化、数字化的建设水平,指出:春季天气干旱,是火灾频发、高发、易发的关键时期,水火无情、人命关天,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一定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和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的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把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牢牢抓在手上、时刻放在心上,保持定力、精准防控,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和森林资源安全。
一是强化政治担当,压实工作责任。贺兰山是宁夏的“父亲山”,是重要自然地理的分界线,是动植物的资源库,对宁夏具有多重意义,守护好贺兰山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在双碳背景下,贺兰山森林资源稀有、质量不高、碳汇能力弱、保护价值大,各级党委、政府和相关职能部门要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始终将“隐患险于明火、防范胜于救灾、责任重于泰山”牢记于心,珍惜来之不易的生态建设成果,瞪起眼睛、攥起拳头,加强巡查,发现隐患及时处置,切实担负起对人民群众生命、森林资源负责的政治担当,决不能出现大的火灾。
二是强化宣传教育,筑牢思想防线。水火无情,各级、各部门要克服麻痹思想,认真汲取我区森林草原火灾的教训,以普及火灾预防、科学施救等防灭火常识为重点,利用电视台、广播等媒体开展内容全面、灵活多样的防火宣传和警示教育,筑牢思想防线,营造“群众关注,人人参与”的良好氛围。
三是加强隐患排查,强化火源管控。要始终坚持区域性防火,管控好上坟烧纸的人员,严厉打击非法盗采自然资源的不法行为,强化对人、对进山火种管理,通过人防、技防清除风险隐患。要坚持与内蒙贺兰山管理局的联防演练、互通有无,认真开展保护区内工程施工、老化电路等隐患排查整治工作。各市县区职能部门和贺兰山管理局一定要严格火源管控,要划分自留地、责任区,在重点区域、重点时期从领导班子开始进山巡查,防止发生火灾。
四是加强应急准备,提升防灾减灾能力。安全生产三年专项行动于今年结束,要巩固专项行动成果,定期开展专家讲座、理论培训、技能竞赛和应急演练,掌握火灾发生规律,做到科学精准施救,切实提升扑火队员的演练、训练、拉练、磨练的防灾救灾能力。保护区内的防火道路要全面畅通,要给野生动物留出逃生通道,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自然资源安全。
五是加强信息化建设,重组智慧防火机制。要广覆盖、大投入,实现保护区实验区、缓冲区80%的面积覆盖视频监控。要数字化重组,通过信息化建设,提升应急救灾、发现火情、组织扑火、科学施救的能力,要完善联防联控、应急处置、监管问责等机制,确保不发生森林草原火灾,或者将森林草原火灾发生率降到最低,为自治区第十三次党代会的胜利召开献礼。
|